本文作者:访客

合资品牌终于拿出了具有竞争力的纯电车|2024广州车展

访客 11-16 40
合资品牌终于拿出了具有竞争力的纯电车|2024广州车展摘要: 月日消息据悉滴滴数科于年起成立专门的反催收治理工作组通过警企合作技术投入消费者保护行业共建四大举措持续打击反催收黑灰产界面新闻记者周姝祺致力于在中国市场重获一席之地的合资汽车品牌开...

10月22日消息,据悉,滴滴数科于2023年起成立专门的“反催收”治理工作组,通过「警企合作」、「技术投入」、「消费者保护」、「行业共建」四大举措持续打击“反催收”黑灰产。

界面新闻记者 | 周姝祺

致力于在中国市场重获一席之地的合资汽车品牌开始效仿中国本土企业,成立全新电动汽车品牌或推出新系列产品。这是在市场份额降至不到四成后,合资品牌采取的更深层次“自救”行动。

本届广州车展上,东风日产、广汽丰田、上汽奥迪、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等多家合资企业对外展示了不同以往的新产品。它们广泛采用中国本土智能化供应链、造型设计更符合中国消费者主流审美、产品价格也更加亲民。

东风日产将两年前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艾睿雅放在了偏僻的角落,摆在展台 显眼位置的是全新N系列产品。该系列首款产品中型纯电轿车N7采用高通8295芯片,并搭载国内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研发的高阶智驾 方案。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周锋认为,在端到端大模型的支持下,东风日产的智驾能力将迈向行业 梯队。他在,这家日系合资品牌已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 “上车”华为智能座舱的合资企业。

合资品牌终于拿出了具有竞争力的纯电车|2024广州车展

一位合资汽车公司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外方对中国本土供应链的相当挑剔,他们会慎重判断每一个技术细节和上车成本结构。但在电动化竞争角逐失利后,他们在智能化上的决策速度开始加快。

在去年广州车展上,广汽丰田推出了新能源子品牌铂智,但其真正意义上的首款自研车型在时隔一年后正式对外发布。这款定位为紧凑型纯电SUV的铂智3X同样选择了Momenta作为智驾供应商,应用的是后者 发布的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架构。

这套高阶智驾 方案的上车成本并不低,通常搭载在20万元及以上的高端车型上。但是,广汽丰田将铂智3X的售价定在15万元附近,以此与比亚迪元PLUS和银河E5展开错位竞争。

上汽奥迪展台一改过去两年冷清的场面,压过蔚来和零跑等造车新势力,成为了19.2馆最热闹的区域。诸多媒体和观众关切的是,没有了四环标识的全新“AUDI”品牌怎么讲述其豪华品牌故事。

AUDI品牌展出的首款概念车AUDI E接近量产状态,它基于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智能数字 打造,采用Momenta提供的智驾方案。从5月正式官宣到明年年中上市,AUDI首款车型的研发时间仅1年。

过去两年合资汽车品牌试图依循原有的产品开发路径,从外方母公司导入全球化电动车型销售。但这些水土不服的产品没有在市场上掀起水花,反而加深了舆论场上对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落后的认知。

东风日产艾睿雅的月销量直线下滑,现只有19辆的规模;本田在华两家合资公司分别投产的e:NP1和e:NS1月销量降到20辆以下;卖得 的是一汽丰田bZ3,10月销量为3696辆。

由于没有丰富且足够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品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在燃油车份额萎缩剧烈的当下,合资品牌陷入量价齐失的窘境。习惯于躺赚的汽车公司终于意识到,市场格局正在重塑,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需要颠覆式的转型和变革。

推出全新系列产品一方面能够与传统燃油车形象形成区隔,有助于重塑合资品牌面向新能源转型的科技未来形象。同时,这些新品牌和新系列产品现阶段均为“中国 ”,给予了中方团队更大自由度采用本土供应链体系,无需配合全球化车型规模成本摊销的任务。

过去合资汽车品牌受制于体制和传统燃油车时期的资产包袱,难以迅速响应新势力的发展节奏。在速度至关重要的当下,合资品牌可以通过 新能源产品序列,采用本土市场实践过的成熟方案,缩短开发周期,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

外方母公司愿意放手一搏的另一重原因是,它们可以借助新系列产品在中国市场布局产业生态,投资中国创新型企业,并将前沿技术反哺给全球市场。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关口勋说,将开发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技术,以中国为基点发展全球整车出口业务。

和国内传统汽车公司推出的 新能源序列不同的是,合资汽车企业没有将新品牌独设展台,也大概率将在原有的经销商渠道内销售。广汽丰田铂智、AUDI、东本和广本共享的烨品牌均依附于原有合资体系内。东风日产中方团队主导的合资自主品牌启辰去年在广州车展上 展出,但今年缺席了车展。

这些全新品牌和产品序列仍处于早期阶段,消费者尚未形成清晰认知,需要合资企业为其背书。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向界面新闻指出,在原有体系内新建品牌,旨在首先完成对品牌老客户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转化。

近年来在国内A级车展上,不少海外研发人员手持详细产品册,仔细对标中国新势力产品,但这一场景在今年广州车展上并不多见。合资品牌学习效仿的产品完成了初步亮相,接下来只待市场最终的反馈。